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运行机理
文献摘要: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大原创性贡献.然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如何运行的?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际上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运行机理的探寻.基于语境与思想的关系视角,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现为"思想再现—语境再植"的过程;基于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视角,"两创"表现为"辩证分析—逐级抽象"的过程;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视角,"两创"表现为"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的过程;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视角,"两创"表现为"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过程.正是这些运行机理彰显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和传承方法的统一体的展开模式,并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原初状态转化发展到现代形态的实践过程.
文献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行机理
作者姓名:
李新潮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新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运行机理)[J].理论学刊,2022(02):25-33
A类:
B类:
文化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行机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原,原创性贡献,追问,再植,抽象与具体,两创,辩证分析,逐级,时间与空间,时空交融,综合创新,显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属性,传承方法,统一体,原初,转化发展
AB值:
0.2869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