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场域视角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为例
文献摘要:
探究高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场域演变对深化开展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从"惯习——资本——场域"三个维度阐述了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与构建思路.认为随着校师生主体"惯习"的扩张和"资本"的跨界,致使校师生关系出现异质性发展,加之产教融合利益机制的不断渗透,各方逐渐突破原有交往互动范围,形成产教融合新场域.各主体在权力和资本博弈中,本着互利共赢和资本增值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组建范围更广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以地理科学专业(城乡规划方向)为例,学校场域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和行业,教师场域包括高校教师、政府部门技术骨干、企业高管和行业专家,学生场域包括学生、学徒、技术员和准员工.在开展产教融合中,这些利益主体以地理类项目合作为纽带,围绕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组建成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文献关键词:
场域理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中秋;林卉;劳燕玲;韦金洪
作者机构:
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钦州535011;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中秋;林卉;劳燕玲;韦金洪-.场域视角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探索,2022(01):29-36
A类:
B类:
场域视角,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构建与实践,科学实践,皮埃尔,布迪厄,场域理论,惯习,构建思路,师生关系,利益机制,交往互动,新场,本着,互利共赢,地理科学专业,城乡规划,学校场域,高校教师,技术骨干,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学徒,技术员,利益主体,地理类,类项,项目合作
AB值:
0.3636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