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梨杂交后代部分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文献摘要:
从梨(Pyrus L.)杂交后代的果柄长、单果重、果心大小、果形指数、果色、果实硬度、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8个果实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调控上述性状的相关基因方面作一综述,指出目前梨杂交育种和基因组研究存在的不足,可利用的杂交群体规模偏少,在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结果有存在争议的地方,这可能是由于亲本的选择、群体生长环境不同等因素导致的.现在在基因组研究方面较为系统的植物多是1a生草本植物.对于多年生植物而言,还没有建立一套合适的生物学研究体系,而基于果树作物的生长特性则更有局限性.果树作物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相对于农作物而言起步较晚,果树作物作图群体构建困难、有效标记数不足、遗传背景信息缺乏等劣势阻碍着其数量性状QTL定位的发展,导致了果树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的滞后性.所以,适用于梨等多年生果树植物的基因组研究模式理论的建立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文献关键词:
梨;杂交育种;QTL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娟;郭凯丽;丁保朋;牟晓庆;贾浩田;李六林;杨盛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娟;郭凯丽;丁保朋;牟晓庆;贾浩田;李六林;杨盛-.梨杂交后代部分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及相关基因的研究)[J].果树资源学报,2022(05):1-7
A类:
B类:
杂交后代,性状遗传规律,Pyrus,果柄,单果重,果心,果形指数,果色,果实硬度,石细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农艺性状,杂交育种,基因组研究,杂交群体,群体规模,偏少,亲本,群体生长,生长环境,1a,生草,草本植物,多年生,套合,生物学研究,研究体系,于果,果树,生长特性,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作图,效标,记数,遗传背景,背景信息,滞后性,研究模式,模式理论
AB值:
0.428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