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老子之道
文献摘要:
老子哲学中的道既是存在之本,也以存在的方式为内涵.对老子而言,道是超越感性的存在,无法用感知的方式去把握;它混而为一,以自身作为原因,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同时构成了万事万物终极的根源.道同时又表现为智慧所追求的对象.老子区分了"为学"与"为道"."为学"涉及经验知识的积累过程,"为道"则近于智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道既是世界的本源和智慧追求的对象,又具有价值的意义.从价值的层面看,道以"法自然"为原则.在实践的层面上,"道法自然"以"为无为"为内涵,后者意味着行为过程中合目的 与合法则的统一.从形而上的层面看,老子既关注人之外的对象,也注意人自身的存在,"域中有四大"之说即体现了这一特点.基于"尊道贵德"的观念,老子对普遍性原理与个体性原理作了双重确认.以道为原则,老子又注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把握,并一再地对偏离"道"的行为提出批评和责难.同时,老子提出"不争"的原则,以此作为达到秩序的前提.以上看法从不同方面展现了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思想.
文献关键词:
老子;道家;道;法自然
作者姓名:
杨国荣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国荣-.论老子之道)[J].江汉论坛,2022(02):5-11
A类:
B类:
老子哲学,越感,万事万物,终极,子区,经验知识,积累过程,本源,道法自然,无为,行为过程,形而上,之说,贵德,个体性,社会现象,一再,提出批评,责难,不争,道家
AB值:
0.41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