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晚清殖民关税制度、被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文献摘要:
晚清时期,中国在殖民主义者的逼迫下不得不实行殖民关税制度,海关也失去了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和支持作用,从而被动地融入了当时的贸易全球化.但是,由于是被动贸易即强买强卖,进口远大于出口形成长期的巨大贸易逆差,而且缺乏其它自主制度的配套,中国很难从开放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技术和获得国际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红利,因此,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并不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基于1870-1913年16个对华贸易国家或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近代长期的贸易逆差拖累了近代中国GDP总量扩张,巨大的贸易逆差意味着国内支出超过收入,不得不向外国借贷用以购买外国商品,造成近代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进一步降低了未来的投资与消费,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可见,弱国在没有自主关税制度的条件下,其自由贸易和贸易增长基本上不可能带来经济增长,只可能是外国产品无障碍地倾销和本国资源被掠夺,国门是否开放、何时开放、如何开放都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文献关键词:
对外开放;经济增长;殖民关税制度;被动国际贸易;贸易逆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少安;王冠东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少安;王冠东-.晚清殖民关税制度、被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J].江汉论坛,2022(01):51-57
A类:
殖民关税制度,被动国际贸易,强买强卖
B类:
晚清时期,殖民主义者,逼迫,不实,海关,支持作用,远大于,口形,成长期,贸易逆差,学到,资源优化配置,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对华贸易,贸易国,拖累,近代中国,出超,借贷,国商,沉重,债务负担,投资与消费,不可持续,弱国,自由贸易,贸易增长,基本上,无障碍,倾销,国资,掠夺,国门,何时,手里
AB值:
0.301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