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抵达非虚构:对实践阻碍的克服
文献摘要:
一、需在实践层面具象考察的缘由 "非虚构写作"的说法在中国大陆逐渐流行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新鲜与疑惑并存,人们发现其惊人的容纳度——"似乎什么都可以有,但不能有:虚构"①,同时,对其的疑虑也较为凸出.更多人认识和接受"非虚构写作"的主要障碍,目前在三方面:首先,称呼存在意义上的疑问——既然有了"人物传记""家族志""调查报告"等具体称呼,是否有必要再用"非虚构写作"涵盖它们.其次,对其刻意将虚构剔除在外的诟病——"虚构写作"成果斐然,为何偏偏要排除虚构建立一个非虚构的"阵营".讨论其必要性之后,最为严重的一点,是对能否真正做到非虚构的怀疑——如果非虚构本就不能达成,那么,"一厢情愿"掀起的"非虚构写作"热潮应该早日退去.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丁茜菡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茜菡-.抵达非虚构:对实践阻碍的克服)[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04):52-57
A类:
B类:
抵达,具象,缘由,非虚构写作,说法,中国大陆,疑惑,惊人,容纳,疑虑,凸出,主要障碍,称呼,存在意义,疑问,既然,人物传记,调查报告,刻意,诟病,斐然,偏偏,偏要,阵营,怀疑,一厢情愿,早日,退去
AB值:
0.3368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