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精耕细作——姚河塬城址田野考古工作理念探讨
文献摘要:
中国考古学走过了百年的历程,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son)采用以探沟和地层为基础的考古发掘方法对河南省仰韶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这是近代科学意义的考古学在中国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末,李济、梁思永等从海外归国,带回了当时国外的考古学理念与方法并指导中国的考古学实践,尤其是"后岗三叠层"的发现明确了地层证据.1934年,苏秉琦斗鸡台的发掘,地层学、类型学的广泛应用,开始了考古学中国本土化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开始迈向"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①的新征程.进入21世纪,中国考古学建立了以新技术、新方法为框架的一大批与考古学紧密交织的新学科,进入"满天星斗、遍地开花"的新阶段,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的考古学者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趋势,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马强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强-.精耕细作——姚河塬城址田野考古工作理念探讨)[J].南方文物,2022(01):14-29
A类:
三叠层,斗鸡台
B类:
精耕细作,姚河塬,城址,考古工作,工作理念,中国考古,考古学,瑞典人,安特生,Andersson,发掘方法,仰韶村,田野考古发掘,近代科学,开端,梁思永,归国,带回,苏秉琦,地层学,类型学,中国本土化,法系,一大批,新学科,满天星斗,遍地开花,考古调查,高学历,年轻化趋势,积蓄
AB值:
0.3319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