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1+3"标准化体系指导装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迭代升级
文献摘要: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量大、应用面广、占比高,但常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尚存某些突出问题.比如:北京地区应用量最大的套筒灌浆体系,标准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灌浆施工难度大和质量检测困难,主体结构施工速度比现浇结构延长较多,建造成本增加较多,干湿施工混杂和安装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以空腔内环锚搭接+现浇的新型连接形式为核心,发明了新型墙板预制构件,搭配标准化的楼板、阳台、楼梯等构件,通过现场浇筑空腔及叠合层混凝土,形成安全可靠的免套筒灌浆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已经在国内280余万平方米住宅项目落地实施,尤其是结合2个建筑师负责制EPC住宅项目进行了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精准化施工的迭代升级,形成了针对不同类型住宅需求的成套技术.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思忠;王炜;李健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思忠;王炜;李健-.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1+3"标准化体系指导装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迭代升级)[J].建筑,2022(08):48-50
A类:
B类:
住宅产业化,1+3,标准化体系,系指,装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体系,迭代升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面,面广,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北京地区,浆体,标准化设计,设计水平,灌浆施工,质量检测,主体结构施工,施工速度,速度比,现浇结构,建造成本,成本增加,干湿,安装质量,问题严重,装配式建筑,空腔,搭接,新型连接,连接形式,墙板,预制构件,楼板,阳台,楼梯,现场浇筑,叠合层,成安,套筒灌浆连接,纵肋叠合剪力墙,余万平方米,住宅项目,落地实施,建筑师负责制,EPC,自动化生产,成套技术
AB值:
0.3529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