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钒铬还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本文介绍了钒铬还原渣的基本特性,对现有钒铬还原渣的回收工艺进行了分类,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进行了对比.焙烧-浸出法中的空白焙烧仅能实现钒的回收,铬仍留在渣相中需进一步处理;钠化焙烧法的钒、铬回收率不高,需额外添加钠盐;钙化焙烧虽能实现钒、铬的回收,但两段工艺流程复杂,而且酸浸过程中元素分离困难、浸出液难循环.还原熔炼合金法操作简单,但P、S等杂质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合金,得到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实际应用受到限制.酸浸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酸且酸介质不能循环,会产生含硫酸钠废盐和废水.碱性氧化法避免了焙烧法氧传质效率低的问题,可实现较高的钒、铬回收率,被认为是钒铬还原渣绿色处理中较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未来碱性氧化法的研究将会集中在活性氧的产生上,利用强氧化性的活性氧推动钒铬还原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向更加高效、节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文献关键词:
钒;铬;资源化利用;焙烧-浸出;还原熔炼合金;酸浸;碱性氧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志强;杜浩;王少娜;李会泉;刘彪;吕页清;李兰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志强;杜浩;王少娜;李会泉;刘彪;吕页清;李兰杰-.钒铬还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冶金,2022(12):1-8
A类:
还原熔炼合金
B类:
还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基本特性,回收工艺,浸出法,空白焙烧,相中,钠化焙烧,焙烧法,钠盐,钙化,两段,浸过,中元,元素分离,浸出液,杂质元素,受到限制,酸浸法,含硫,硫酸钠,废盐,碱性氧化,氧化法,氧传质,传质效率,绿色处理,会集,强氧化性
AB值:
0.3538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