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麒麟送子看儒、释、道文化交融的演进轨迹——以黄梅挑花为例
文献摘要:
[研究意义]黄梅挑花麒麟送子纹样的简与繁不仅是一种艺术特征,也是手工艺人的记忆载体和文化交融的演进.[研究方法]文章以黄梅县文化馆及民间收藏的黄梅挑花麒麟送子纹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从艺术学的角度对其装饰艺术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特征及民俗功能.[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麒麟送子纹样与儒家麒麟吐玉中所推崇的生殖繁衍期盼有关,借用道教中"西王母"所遵循的顺其自然来祈求子嗣绵延,此外佛教中对"观音坐莲""化生儿"观念逐渐转化为对孩童前程似锦的赞誉,从而体现了生育习俗推崇"子孙繁衍"仁德、节日习俗体现"道法自然"哲思、生活习俗折射"幸福化生"功德这三种民俗观念意向.
文献关键词:
黄梅挑花;麒麟送子;纹样;审美特征;演进;民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欢;王柯
作者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武汉43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欢;王柯-.从麒麟送子看儒、释、道文化交融的演进轨迹——以黄梅挑花为例)[J].服饰导刊,2022(03):93-99
A类:
麒麟送子,观音坐莲
B类:
道文化,文化交融,演进轨迹,黄梅挑花,研究意义,纹样,艺术特征,手工艺人,记忆载体,黄梅县,县文化馆,收藏,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比较研究法,艺术学,装饰艺术,民俗功能,推崇,繁衍,期盼,借用,道教,西王母,顺其自然,祈求,求子,子嗣,绵延,佛教,孩童,前程似锦,赞誉,子孙,仁德,节日,俗体,道法自然,哲思,生活习俗,功德,民俗观,审美特征
AB值:
0.39134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