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符号学视角下浙南蓝夹缬被面的文化意蕴解读
文献摘要:
[研究意义]蓝夹缬是浙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蓝夹缬被面是浙南蓝夹缬的重要载体,寄托着浙南民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与精神内涵.[研究方法]文章以浙南地区蓝夹缬被面为切入点,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其可感形式进行分析,构建浙南蓝夹缬的符号学系统,归纳其能指与所指,以探析浙南蓝夹缬被面符号学编码规则与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浙南蓝夹缬被面具有朴而不拙的材质工艺、应时切民的色彩搭配与寓意丰富的图案造型三项能指特征.通过符号学规则分析解码蓝夹缬被面的能指特征,可知蓝夹缬在浙南地区得以流传、保留与其上所寄托的生殖、神灵、智性崇拜息息相关,进而探讨浙南地区的婚俗文化、南戏文化、智性文化等文化意蕴,解读浙南民间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信仰.
文献关键词:
蓝夹缬;夹缬被面;符号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姓名:
张佳蔚;徐亚平;张毅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佳蔚;徐亚平;张毅-.符号学视角下浙南蓝夹缬被面的文化意蕴解读)[J].服饰导刊,2022(03):86-92
A类:
夹缬被面
B类:
符号学视角,蓝夹缬,文化意蕴,意蕴解读,研究意义,浙南地区,寄托,民俗文化,精神内涵,能指与所指,编码规则,色彩搭配,寓意,图案,解码,神灵,崇拜,婚俗文化,南戏,戏文,智性文化,精神信仰
AB值:
0.182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