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9年宜春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宜春市常住居民死因构成等特征,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9年宜春市常住居民人口死亡数据,按ICD-10进行疾病分类与编码,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9年宜春市粗死亡率为619.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0.97/10万,粗死亡率男性为690.33/10万,女性为543.35/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x2=488.51,P<0.001).5~9岁组死亡率最低(25.72/10万),除0~4岁组外,其余年龄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趋势x2=97 694.62,P<0.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人群死因的85.42%.全人群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占总死亡数的86.58%,44岁及以下人群的主要死因为伤害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随年龄增长死亡率上升,肺癌、肝癌和胃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因中较高,是1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仍是我市重点监测和防控的慢性病,同时也亟需加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的干预,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和期望寿命.
文献关键词:
死因监测;粗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细红;周文红;刘生萍;董洋洋
作者机构:
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33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细红;周文红;刘生萍;董洋洋-.2019年宜春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2(05):484-487
A类:
B类:
宜春市,死因监测,监测结果,常住居民,卫生事业发展,卫生政策,死亡数据,ICD,疾病分类,Excel,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x2,年龄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顺位,心脏病,总死亡,要死,肝癌,和胃,胃癌,心脑血管疾病,我市,重点监测,慢性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群发,发病风险,高居,居民健康,健康生活,期望寿命,死因构成比
AB值:
0.2776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