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时间的滤镜:试论戏曲叙事和时间之关系
文献摘要:
话剧舞台往往用墙上的挂钟或手表来表示时间的指向与流变.那么戏曲舞台,尤其是传统戏曲是如何来表现时间或者时间的流逝呢?让话剧难以想象的是,戏曲舞台常常以轻敲、轻促的几声锣响或堂鼓来代表黎明的到来,这时托腮而寐或俯案沉睡的人物就好似现代人听到闹钟响一样,即时起身、双手摩挲后以低头、揉眼的动作表示醒来(其实也不是揉眼,更像是用手在眼前做了一个开门的动作,意指眼睛的"门"或"帘"打开了,也就是醒了).以微微的锣声来指代黑夜过去、黎明到来的这种看似毫无声息的变化,从更严谨的角度来说似乎无法说是"通感";黑白更替之间仿佛也潜藏着无声的鸣叫——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诗意想象.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方李珍
作者机构: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李珍-.时间的滤镜:试论戏曲叙事和时间之关系)[J].福建艺术,2022(10):4-11
A类:
B类:
滤镜,话剧,墙上,挂钟,手表,戏曲舞台,传统戏曲,何来,间或,流逝,难以想象,常以,轻敲,几声,堂鼓,黎明,这时,沉睡,好似,现代人,听到,闹钟,钟响,起身,双手,摩挲,低头,揉眼,醒来,像是,眼前,开门,意指,眼睛,微微,锣声,指代,黑夜,看似,毫无,无声,声息,通感,黑白,更替,仿佛,潜藏着,鸣叫,中国人才,诗意想象
AB值:
0.6888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