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民法典时代乡村社会私权保障的逻辑展开
文献摘要:
作为私权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法,《民法典》体现了私权进步的成果和开放包容的品格.如何将私权理念和权益保障的意识与机制引入乡村社会,进而对乡村治理起到积极作用,是民法典时代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做出的阐释与回应.我国基层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乡村伦理、习惯等社会人伦基础以及忽视权利行使的社会环境等,使得乡村社会在规则或程序治理中产生明显的实用主义、结果主义倾向,造成规则失语.面对法律运行的困境,在民法典权利视域下乡村治理应当弘扬私权自治、强调权利行使环境和程序建构中的本土融合等价值取向,体现乡村伦理、习惯与国家法规则的良性互动.将私权价值与本土伦理紧密结合,充分有效地将制定法规运用到乡村社会矛盾解决和乡村治理之中,防范社会矛盾异化和法律适用风险,冲破国家制定法与本土法文化的隔阂,推动现代私权保障体系的形成.
文献关键词:
乡村治理;民法典;私权
作者姓名:
宁立标;朱奎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引用格式:
[1]宁立标;朱奎-.论民法典时代乡村社会私权保障的逻辑展开)[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02):19-30
A类:
B类:
民法典时代,私权保障,逻辑展开,基本法,开放包容,权益保障,乡村治理,理起,基层治理,治理法治化,阐释与回应,矛盾纠纷,乡村伦理,社会人,人伦,权利行使,实用主义,成规,失语,法律运行,典权,等价,国家法,良性互动,土伦,乡村社会矛盾,法律适用,冲破,家制,土法,法文化,隔阂
AB值:
0.3378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