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待解问题及建议
文献摘要:
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此后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均将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基础科研不强、创新链条不畅、创新环境不优、创新人才不足、创新活力不够、标准规则滞后等瓶颈制约.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美国对我国战略遏制常态化,科技创新源头由外转内,技术竞争、产业链竞争、标准规则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须转变创新发展模式,补好基础科研短板,建立市场应用导向的研发促进机制,构建分层协作的企业创新主体格局,打造有效激励、思想活跃的科研环境,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献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成仁
作者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管理和信息服务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成仁-.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待解问题及建议)[J].全球化,2022(03):74-89,121
A类:
研发促进机制
B类:
问题及建议,时任,胡锦涛,列国,战略规划,创新型国家建设,远景目标,创新链,创新环境,创新活力,标准规,国际政治经济,经济格局,战略遏制,新源,外转内,技术竞争,竞争加剧,转变创新,创新发展模式,市场应用,应用导向,企业创新,创新主体,有效激励,思想活跃,科研环境,合作创新,设奠
AB值:
0.3781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