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防原医学发展的历史忆念和未来展望
文献摘要:
岁月如梭,思绪万千.95岁之际,我对从事的"防原医学"(核伤害防护医学)进行历史回忆、思念,对未来发展作些思考建议. 1954年,我国在广西发现首块铀矿石.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部署相应工作.从此,卫生系统启动、开创了放射医学的研究.1958年,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主持在石家庄召开我国第一次放射医学会议,我有幸参加并作初步研究的放射病理报告.我国利用大气层核试验的有限时机,进行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核试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这次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超过美国和苏联.效应试验动物为人类作出牺牲,使人类得以真切认识和掌握核武器的杀伤作用,研究救治和防护而服务于人类.我国卫生系统广大参试人员在20多年里,20多次进入戈壁滩,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经历核试验诸多风险,艰苦卓绝,刻苦钻研,体现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真实核武器所致真实核损伤,当时难得,今后也不会再有,无比珍贵.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我国防原医学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建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程天民
作者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天民-.我国防原医学发展的历史忆念和未来展望)[J].张江科技评论,2022(03):1
A类:
钱信忠
B类:
防原医学,未来展望,岁月如梭,思绪万千,回忆,思念,思考建议, 1954,铀矿石,核武器,战略决策,从此,卫生系统,系统启动,放射医学,卫生部,部副,副部长,石家庄,医学会,有幸,放射病,病理报告,国利,大气层,核试验,限时,试验动物,医学研究,苏联,应试,真切,杀伤作用,参试,戈壁滩,艰苦卓绝,刻苦钻研,两弹一星,难得,再有,无比,重大成就,科学基础
AB值:
0.3843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