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刺激方式诱发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效果的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何种诱发刺激方式更适合儿童患者.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在2013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71例心电图提示PSVT或因心动过速病史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30例.各组病例均在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中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进行诱发.观察组应用S1S2程控刺激法、对照组应用RS2程控刺激法.分析两组诱发心动过速的成功率、首次诱发成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对比不同刺激方式诱发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首次诱发成功时间为(12.71±2.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1±3.0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8例(92.68%)出现胸胸骨后灼痛、心悸、精神紧张、哭闹抗拒检查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7例(56.67%)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不耐受程度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心动过速成功率(70.1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中,有56例恢复窦性心律(53例被Burst猝发刺激或S1S1超速抑制终止,恢复窦性心律;2例终止后反复发作,予药物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无法终止,予药物治疗后终止恢复窦性心律);余者15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符合率86.67%.结论 对于儿童患者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刺激方式的选择推荐首选S1S2程控刺激法,可得到更高的诱发成功率,更快完成检查,若检查项目较多或需采集的数据较多,可结合RS2刺激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术;S1S2刺激;RS2刺激;快速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作者姓名:
覃杰华;葛晓宁;陈明;陈燕琴;郑玉粉
作者机构:
中山市博爱医院电生理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引用格式:
[1]覃杰华;葛晓宁;陈明;陈燕琴;郑玉粉-.不同刺激方式诱发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09):49-52
A类:
S1S1,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B类:
刺激方式,快速型心律失常,儿童患者,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市,博爱医院,心电图,PSVT,S1S2,刺激法,RS2,发成,不良反应发生率,胸骨,灼痛,心悸,精神紧张,哭闹,抗拒,不耐受,轻于,速成,窦性心律,Burst,猝发,超速,反复发作,余者,心内电生理检查,符合率,检查项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AB值:
0.2117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