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医院急诊科抢救的7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R、HR、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7、IL-8、MPO、E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胃胀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辅助无创机械通气能增强疗效,促进生命体征稳定,改善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文献关键词:
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抢救;无创机械通气;临床效果;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幼南;李海霞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西院区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1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幼南;李海霞-.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05):36-40
A类:
B类: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医院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常规药物,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生命体征变化,肺功能指标,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水平变化,治疗有效率,RR,PaCO2,PaO2,FEV1,FVC,PEF,MPO,ECP,口干,胃胀气,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机体炎症反应
AB值:
0.20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