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莆田市一次夜间O3污染的气象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莆田市环境监测站的逐小时臭氧(O3)数据和气象常规资料、EC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流轨迹模型(HYSPLIT)对莆田市2020年11月8日夜间近地层O3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和潜在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1月8日,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ρ(O3-8h)]超过国家二级浓度限值(160μg·m-3).夜间O3污染期间,本站气压较高(1022.5 hPa左右),地面受冷空气影响,主导风向为偏北风,风速在4.5~5.0m/s之间.大气边界层高度从8日14时(1035m)逐渐下降,与O3的变化趋势相反,当ρ(O3-1h)于23时达到最大值,此时大气边界层高度大致稳定(800m左右),不利于O3扩散.潜在源的分析结果显示,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高值区(>0.4)主要出现在浙江北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WCWT)高值区(>100μg·m-3)主要出现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地区.
文献关键词:
臭氧污染;气象特征;边界层高度;潜在源分析;莆田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秋寒;蒋荣复;吴丽娟;林楠;梁宝元
作者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福建 莆田 351100;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气象局,福建 莆田 35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秋寒;蒋荣复;吴丽娟;林楠;梁宝元-.莆田市一次夜间O3污染的气象特征及潜在源分析)[J].海峡科学,2022(08):25-30
A类:
1035m
B类:
莆田市,O3,气象特征,潜在源分析,环境监测站,EC,NCEP,再分析资料,气流轨迹,轨迹模型,HYSPLIT,日夜,近地层,污染过程,滑动平均,8h,浓度限值,本站,hPa,受冷,冷空气,主导风向,偏北风,大气边界层高度,1h,800m,潜在源贡献,WPSCF,江北,浓度权重轨迹分析,WCWT,江东,东南部,臭氧污染
AB值:
0.351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