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拉美是怎样掉进"陷阱"的?——从拉美与美国发展历程的比较看不平等的长期影响
文献摘要:
考察拉美与美国发展差异的历史根源,有助于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拉美与美国发展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拉美严重不平等的大地产制难以为工业品提供足够的市场,不利于吸引欧洲移民及培育民主精神,难以加强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美国北部较平等的小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吸引欧洲移民并有助于民主精神的培育,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培育了制衡南方种植园主的新阶级力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大资产阶级.上述影响差异在独立战争之后进一步体现为两者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在拉美是分裂、战争、考迪罗、土地日益集中与自由贸易政策,在美国则是联邦制、发展、三权分立和《权利法案》、西进运动与贸易保护政策.从拉美与美国发展历程的比较可以发现,拉美之所以未能成功跨越"陷阱",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直持续至今的严重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从长期来看,不平等可能会导致国民财富外流、国内消费能力萎缩、贫富差距扩大与地方分离倾向加重等严重后果.
文献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大地产制;小土地所有制;拉美发展路径
作者姓名:
梁泳梅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泳梅-.拉美是怎样掉进"陷阱"的?——从拉美与美国发展历程的比较看不平等的长期影响)[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04):117-134
A类:
大地产制,拉美发展路径
B类:
不平等,长期影响,发展差异,历史根源,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理,追溯到,殖民地,工业品,移民,民主精神,经济贸易,贸易联系,小土地所有制,工业发展,制衡,衡南,种植园主,资产阶级,民主派,大资产阶,影响差异,异在,独立战争,自由贸易,贸易政策,联邦制,三权分立,权利法案,西进运动,贸易保护政策,国民财富,外流,国内消费,消费能力,贫富差距,严重后果
AB值:
0.3562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