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上虞地区早期越窑窑场空间分布初探
文献摘要:
窑场遗存是探索古代制瓷技术演变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浙江地区早期越窑窑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可知东汉至西晋时期,早期越窑青瓷在浙江地区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核心生产区位于上虞境内曹娥江中游两岸;东晋至南朝时期,窑业生产规模逐渐紧缩,生产中心开始向浙江东部转移.进一步对上虞境内早期越窑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窑场选址整体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从曹娥江两岸向右岸集中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上虞地区早期越窑窑址普遍分布在曹娥江两岸高程低于50米、坡度在5°~30°之间、距离河流1000~4000米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周边原料、燃料与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在选址方面具有技术选择上的相似性.
文献关键词:
早期越窑;上虞地区;空间分布;窑场选址;生产中心
作者姓名:
吴双;李明轩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双;李明轩-.上虞地区早期越窑窑场空间分布初探)[J].文物春秋,2022(02):46-56
A类:
早期越窑,窑场选址
B类:
上虞地区,遗存,索古,制瓷技术,技术演变,浙江地区,窑址,时空分布特征,东汉,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主流产品,心生,生产区,曹娥江,江中,两岸,东晋,南朝,窑业生产,生产规模,紧缩,生产中心,江东,选址特征,南向东,东北方向,右岸,离河,空间范围,自然环境因素,技术选择
AB值:
0.320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