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传承与创新传统"大学之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明德"的重要论述
文献摘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伦理型文化,自一开始就非常强调"明德"对于成己成物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曾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其中围绕"明德"这个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道德范畴,不仅从"为时代明德""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和"用明德引领风尚"三个方面为当代文艺界社科界如何承担"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使命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更从学理上解答了困扰中国思想界两千多年的"明德"诠释问题,实现了对传统"大学之道"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可以说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又一典型示范.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黄浩;刘玲玲
作者机构:
兰州财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浩;刘玲玲-.传承与创新传统"大学之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明德"的重要论述)[J].学习月刊,2022(07):45-48
A类:
B类:
传承与创新,新传统,大学之道,习习,明明德,止于至善,伦理型文化,一开,成己成物,看望,政协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坚定文化自信,时代脉搏,聆听,风尚,浓郁,中国文化特色,抒写,写人,歌唱,当代文艺,以文化人,理论与方法,方法指导,解答,中国思想,思想界,两千多年,历史传承,时代创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型示范
AB值:
0.372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