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吐蕃建筑遗存所见汉藏文化交流及其内在逻辑
文献摘要:
7-9世纪的不少吐蕃建筑中有明显的中原文化影响,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关于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国文化史现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一是以政治核心区域为传播中心;二是以佛教寺庙为传播对象;三是以典型性的中原工艺为传播内容.这些特征形成的背后有一个逻辑体系在发生作用.拉萨和山南作为吐蕃时期的文化源地,其地缘属性决定了中原文化传入吐蕃的优先次序.中原文化影响出现于寺庙建筑,既与中原汉传佛教建筑的身份有关,更是吐蕃崇佛意志强力推行的结果.吐蕃在营造技艺上的某些先天缺陷,是中原工艺被引入吐蕃必须值得注意的技术史背景.将汉藏在建筑艺术上的"三交"纳入艺术史视野予以讨论和研究,对理解和构建汉藏等多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史的知识体系有所帮助.
文献关键词:
吐蕃建筑;汉藏交流;中原文化;寺庙建筑;内在逻辑
作者姓名:
邓昶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昶-.吐蕃建筑遗存所见汉藏文化交流及其内在逻辑)[J].西藏研究,2022(04):1-8
A类:
吐蕃建筑
B类:
遗存,所见,汉藏文化交流,中原文化,文化影响,文化史,传播现象,政治核心,核心区域,传播中心,传播对象,典型性,传播内容,逻辑体系,拉萨,山南,吐蕃时期,地缘属性,传入,次序,寺庙建筑,汉传佛教,佛教建筑,崇佛,志强,营造技艺,值得注意,技术史,建筑艺术,艺术史,多民族,共创中华,汉藏交流
AB值:
0.345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