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试析中国西部边疆总体供给模式效能和普适性扩展机理——以非典型二元为中心兼议边疆经济学的建构
文献摘要:
马克思的"城乡对立运动"观点,是启迪认识发展问题中二元经济结构的逻辑起点,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的探讨,形成了一个从学术研究到实践的逻辑链.其中刘易斯的贡献,不限于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学理分析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在于其理论的实践性,助推了中国的二元经济在改建之中的国家决策逐渐明晰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中国民族工作的关键内涵,使得中国化的社会主义脉络贯穿在边疆发展之中,有力地解决了西部边疆地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时期的发展问题.此中需要探明的一个重要事实与取向,即西藏乃至西部地区客观存在的非典型二元结构,是国家"总体供给模式"的一个体现.该模式的形成是1949年之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对西部经济社会推动的必然,又是1999年之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依托.以西藏与西部边疆地区为例的史实,说明了非典型二元结构所包含的总体供给模式,有着不可或缺的效能和普适性扩展机理.这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边疆经济学,认识边疆经济加快发展的机制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非典型二元结构;总体供给模式;效能与普适性
中图分类号:
[2]
经济(F)
作者姓名:
孙勇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勇-.试析中国西部边疆总体供给模式效能和普适性扩展机理——以非典型二元为中心兼议边疆经济学的建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49-161
A类:
非典型二元结构,效能与普适性
B类:
试析,中国西部,西部边疆,总体供给模式,扩展机理,边疆经济学,城乡对立,认识发展,中二,二元经济结构,逻辑起点,刘易斯,不限,学理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改建,明晰化,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民族,民族工作,边疆发展,边疆地区,计划经济,重要事实,客观存在,社会制度,制度变迁,西部经济,西部大开发,史实,加快发展,机制问题
AB值:
0.280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