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原油组成对电场改性效果的影响
文献摘要:
电场改性是一种新型的原油改性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电流变效应,机理是蜡晶的界面极化.目前研究发现,不同原油电场改性效果差异较大,机理尚不明确.以胶质、沥青质含量介于4%~23%的8种含蜡原油为实验对象,测试其电场改性效果,发现胶质、沥青质含量少(总质量分数5%以下)的原油,在实验条件下电场降黏效果随累计析蜡量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中等的原油(总质量分数10%左右),在实验条件下电场降黏效果随累计析蜡量增大单调上升;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总质量分数15%以上)的原油,在实验条件下电场降黏效果不明显.结合界面极化机理,得出电场改性效果强弱与原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充足程度及聚集程度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含蜡原油;电场处理;流变性;电流变效应;原油组成;界面极化
作者姓名:
李鸿英;黄骞;周希骥;谢意蔚;张超越;陈朝辉;张劲军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鸿英;黄骞;周希骥;谢意蔚;张超越;陈朝辉;张劲军-.原油组成对电场改性效果的影响)[J].油气储运,2022(10):1189-1194
A类:
电流变效应
B类:
原油组成,改性效果,改性方法,蜡晶,界面极化,效果差异,沥青质,含蜡原油,实验对象,实验条件,降黏效果,调上,结合界面,电场处理,流变性
AB值:
0.2035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