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种媒介伊蚊监测方法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分析布雷图指数(BI)法、 诱蚊诱卵指数(MO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监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评判对蚊媒疾病传播风险评估的影响,为建立科学的媒介伊蚊监测奠定方法基础.本文选取湖北省6个区(市)的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于媒介伊蚊活动季节同步开展BI法、MOI法和双层叠帐法的伊蚊密度监测,比较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判断的差异,并分析监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10个月的监测期内,BI平均值为5.94,MOI平均值为4.15,帐诱指数平均值为2.67只/(顶·h),从季节消长来看,三种监测方法的峰值均在7—9月.以风险评估阈值为界,比较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监测结果,显示3种监测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2,P=0.968;χ2=3.380,P=0.066;χ2=1.186,P=0.276).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方法两两之间、同一方法不同生境间的监测均有统计学相关关系(P<0.001).结果表明,湖北省伊蚊活动期在3—12月,其中7—9月为高峰期.3种方法均显示湖北省城市与农村媒介伊蚊传播蚊媒疾病的风险研判趋势一致.3种监测方法的总体监测及不同生境监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客观反映伊蚊季节消长规律,协同性好,可根据环境特点和防控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
文献关键词:
媒介伊蚊;监测;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法;双层叠帐法;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进峰;谭梁飞;杨瑞;张薇;姚璇
作者机构: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进峰;谭梁飞;杨瑞;张薇;姚璇-.三种媒介伊蚊监测方法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2(04):237-242
A类:
布雷图指数法
B类:
媒介伊蚊,伊蚊监测,监测方法,BI,诱蚊诱卵指数,MOI,双层叠帐法,监测结果,蚊媒,疾病传播,传播风险,方法基础,城镇居民,居民区,农村居民,蚊密度,密度监测,风险判断,分析监测,季节消长,统计学差异,不同生境,活动期,高峰期,省城,风险研判,生境监测,消长规律,协同性,诱蚊诱卵器法
AB值:
0.2763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