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福建霞浦海区海带苗养殖模式探讨
文献摘要: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作为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藻类,从 1956 年开始的南移养殖,到1971年在福建成功度夏并培育出夏苗[1],至今已经形成了集夏苗和冬苗培育、海带和海带苗养殖、海带初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国藻类养殖面积141737 hm2,其中海带养殖面积达44494 hm2,福建省养殖面积20414 hm2;2019年全国藻类养殖产量2538396 t,其中海带养殖产量达1624018 t ,福建省养殖产量803131 t[2],福建省海带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均位于全国首位.海带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维稳以及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1] 农业科学(S) / 水产、渔业(S9) / 水产养殖技术(S96)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S968) / 藻类养殖(S968.4) / 褐藻类(S968.42) / 海带(S968.42+1)
作者姓名:
黄强
作者机构:
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福建 宁德 355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强-.福建霞浦海区海带苗养殖模式探讨)[J].水产养殖,2022(05):41-42
A类:
B类:
霞浦,海区,养殖模式,模式探讨,Saccharina,japonica,藻类,南移,度夏,培育出,精深加工,线下销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养殖面积,hm2,中海,海带养殖,养殖产量,养殖业,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相关产业,维稳,海洋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缓气,气候变暖
AB值:
0.3069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