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明季浙黨考
文献摘要:
在晚明清初形成的親近東林的歷史叙事中,由沈一貫及其羽翼構成的"浙黨"是東林的主要對立者,浙黨與東林的競争成爲晚明政局演進的主要綫索.不過細檢文獻可知,"浙黨"是在萬曆三十五、三十六年前後圍繞科道考選與閣臣人事争端而漸次産生、用以打擊政敵的話語."浙黨"與東林最初並無明確關聯,前者的建構亦非某一特定派系的發明,而是由顧天竣等詞林後進與言路共同完成,政見不同的士大夫皆被統攝於"反浙黨"的共同立場之下.浙黨並無固定的邊界,其意涵具有相當的流動性,萬曆二十年代的南北之争即被納入以浙黨爲中心的解釋模式,昆黨失勢後亦被指爲浙黨.萬曆三十七年前後,反浙黨陣營分裂,傳統的秦浙對立再興波瀾.士大夫政治身份不斷分化,形成群黨紛争的局面,並無一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直至辛亥京察後,東林與反東林方漸次成爲黨争話語的主流,而浙黨則是雙方共同排擊的對象.浙黨話語的形成史是晚明派系演進史的側面,顯示出派系身份與朋黨概念的流動性與可塑性.包括浙黨在内的晚明群黨,多是基於特定利益分野而形成的,具有相當協商餘地、變動不居的政治身份集合.晚明朋黨政治的演進史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士大夫政治身份形成、競争分化與固定的過程.
文献关键词:
浙黨;東林;昆黨;萬曆政局;派系政治
作者姓名:
馬子木
作者机构: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馬子木-.明季浙黨考)[J].文史,2022(01):175-206
A类:
浙黨,東林,昆黨,萬曆政局
B类:
明季,晚明清初,羽翼,晚明政局,三十五,三十六年,争端,亦非,言路,共同完成,的士,意涵,二十年代,三十七年,士大夫政治,政治身份,成群,辛亥,同排,可塑性,分野,政治的,派系政治
AB值:
0.2199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