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钻井工况智能识别与时效分析技术
文献摘要:
目前钻井作业工况识别和钻井时效分析主要依赖于现场仪器的传输效率和工程作业人员的经验诊断,存在无法处理大量实时施工数据、决策反馈机制慢、预测精度低等问题.为高效利用综合录井数据辅助工程人员进行优化决策,根据钻井过程记录的大量录井数据,开发了基于WITS标准和WITSML标准的数据传输模块,创建了将阈值法和神经网络法相结合的融合算法模型,建立包含井场信息数据和单井工况识别结果的历史数据表,编制软件对录井历史数据进行时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案例井的钻井工况智能识别与实际工况基本符合,预测精度大于90%,钻井时效统计误差小于1%,应用效果良好.该研究有效地提高了钻井工况识别和钻井时效分析的效率,对现场具有指导作用.
文献关键词:
钻井工况;时效分析;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录井数据;数据传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志强;杨进;王磊;侯绪田;张桢翔;姜萌磊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志强;杨进;王磊;侯绪田;张桢翔;姜萌磊-.钻井工况智能识别与时效分析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22(02):241-246
A类:
综合录井数据,WITSML
B类:
钻井工况,智能识别,时效分析,钻井作业,作业工况,工况识别,钻井时效,传输效率,作业人员,施工数据,策反,反馈机制,数据辅助,助工,工程人,优化决策,数据传输,阈值法,神经网络法,融合算法,算法模型,井场,信息数据,单井,历史数据,实际工况,统计误差
AB值:
0.2711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