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海洋命运共同体下南海区域搜救合作的制度化构建
文献摘要:
构建南海各国普遍接受且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是区域搜救合作制度化的核心.然而,由于南海国家普遍对于主权维护具有较高敏感度、部分国家单方主张搜救责任区以及美国等域外国家干预南海安全治理等情况,搜救合作规则的构建前景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其所包含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建的理念内核,有助于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增进南海国家搜救合作意愿,营造更加平等包容的合作平台.鉴于南海搜救合作基础薄弱,区域搜救合作制度化适宜采取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构建形式,以包容且审慎的态度广泛接纳多元参与主体,同时将搜救责任区划分、争议海域搜救、战时搜救等敏感却有现实需要的议题纳入.目前南海区域治理处于变革的关键期,我国应主动引导区域搜救合作规则构建,提升南海安全治理国际话语权.为此,需要广泛同南海国家签署搜救合作双边协议,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南海救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供南海搜救国际公共产品.
文献关键词:
南海安全合作;海上搜救;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治理;国际规则构建;双边协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耐;李志文
作者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耐;李志文-.海洋命运共同体下南海区域搜救合作的制度化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22(04):163-173
A类:
南海安全合作,国际规则构建
B类:
海洋命运共同体,下南,南海区,约束力,合作制度,海国,主权维护,护具,分国,单方,责任区,域外国家,国家干预,安全治理,不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合作意愿,平等包容,合作平台,合作基础,基础薄弱,软法,硬法,构建形式,审慎,接纳,多元参与主体,争议海域,战时,现实需要,前南,区域治理,关键期,引导区域,国际话语权,签署,双边协议,不断丰富,合作机制,救援能力,救国,国际公共产品,海上搜救,海洋治理
AB值:
0.3538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