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以文学会议为线索
文献摘要:
在全国文联与作协尚未恢复活动之前,复刊与改组后的《人民文学》凭借自身在文学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承担起了文坛组织者的角色.通过"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以及"《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三刊编委联席会"等文学会议,《人民文学》在文艺队伍重组、文学观念革新、文学组织重建以及文学实践引导等层面上,推动了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这些会议是第四次文代会真正意义上的"前奏",为"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扫清了思想障碍,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文艺制度重建的一个重要支点.
文献关键词:
过渡时期;《人民文学》;文学会议;文学制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涵;邵部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涵;邵部-.《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以文学会议为线索)[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05):35-42
A类:
文学会议
B类:
人民文学,新时期文学,全国文联,作协,复活,复刊,改组,借自,文学体制,担起,文坛,组织者,短篇小说,小说创作,座谈会,京文,文学工作者,文艺报,诗刊,编委,联席会,文学观念,组织重建,实践引导,拨乱反正,第四次,文代会,前奏,扫清,文艺制度,制度重建,支点,过渡时期,文学制度
AB值:
0.490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