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在"十七年"的延长上——"高加林难题"再解读
文献摘要:
历史交汇处的城乡"交叉地带",因汇集了诸多层面"历史/现实"的矛盾,成为1980年代初期复杂社会问题的隐喻,而《人生》所构筑的"高加林难题",则可以视为是思考上述矛盾问题的艺术实践.有鉴于此,《人生》中,青年高加林在城市遭遇挫败后,变得"衰老"的身体修辞描绘便意味非凡.它实际上表明,《人生》正渗透着路遥对乡村知识青年在历史"转轨期"的命运遭遇,及其现实出路的叙事探索.而这也使得成长于"交叉地带"的高加林,追求个人理想而遭遇挫败的"成长"过程,由此获得了一种关于历史的隐喻.由于交织着"传统/现代"等多重意义的复杂矛盾,"交叉地带"这一空间形态,实际上也成为路遥观照历史/现实的一种"总体性"框架.路遥借助"现实主义"所确立的本土性立场,不仅突破了1980年代初期探讨"青年问题"及其出路的基本框架,也使得高加林遭遇的"难题",在关于"传统"的经验、框架内部,获得了一种策略性的转化.
文献关键词:
路遥;《人生》;高加林难题;交叉地带;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妥东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妥东-.在"十七年"的延长上——"高加林难题"再解读)[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03):77-86
A类:
高加林难题
B类:
十七年,长上,再解读,交汇处,交叉地带,汇集,多层面,复杂社会,考上,艺术实践,有鉴于此,遇挫,挫败,衰老,身体修辞,非凡,正渗透,路遥,知识青年,转轨,个人理想,交织着,复杂矛盾,空间形态,观照,总体性,现实主义,本土性,青年问题,基本框架,策略性,互文性
AB值:
0.364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