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杜鹃花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抑菌剂,建立锦绣杜鹃开放式组织培养,并以开放式组织培养初代和增殖阶段培育的试管芽苗为材料,探究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的遗传稳定性,以期为将来杜鹃花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锦绣杜鹃当年生枝条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的消毒方式以及开放式组织培养初代与增殖培养的阶段培养基抑菌剂的使用浓度进行探索,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各时期不同处理的试管芽苗与母本材料间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外植体材料的适宜消毒方式为10% H2O2消毒10~15 min,顶芽存活率61.67%,污染率33.33%,茎段存活率23.33%,污染率68.33%;开放式组织培养阶段,NaClO适宜作为抑菌剂,最适添加量为0.01%,材料存活率62.22%,此时新生叶片细长,数量多,增殖系数为3.067.I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不同消毒方式处理的外植体材料、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各试管芽苗材料以及母本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919~0.995,材料间的变异率低,遗传稳定性较好.[结论]初步探索了开放式组织培养用于杜鹃花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锦绣杜鹃外植体的适宜消毒方式为10% H2O2消毒10~15 min,顶芽材料的存活率比带腋芽茎段材料高;在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阶段,适宜添加0.01% NaClO作为培养基抑菌剂;外植体的不同消毒处理与开放式组织培养,对试管材料遗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文献关键词:
锦绣杜鹃;开放式组织培养;试管芽苗;遗传稳定性;ISSR分子标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雨轩;胡宗琪;汪雪蓉;李冬花;王泓钦;赖恭梯;甘代奎;赖呈纯;陈桂信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屏南县林业局,福建 宁德 352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雨轩;胡宗琪;汪雪蓉;李冬花;王泓钦;赖恭梯;甘代奎;赖呈纯;陈桂信-.杜鹃花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03):344-353
A类:
开放式组织培养,试管芽苗
B类:
杜鹃花,花开,遗传稳定性,稳定性分析,抑菌剂,锦绣杜鹃,工厂化育苗,枝条,顶芽,腋芽茎段,外植体,消毒方式,增殖培养,ISSR,分子标记技术,不同处理,母本,H2O2,污染率,NaClO,生叶,细长,增殖系数,记分,各试,遗传相似系数,初步探索,初代培养,消毒处理,管材料
AB值:
0.17488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