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株马铃薯内生Bt菌株的鉴定及其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马铃薯内生细菌Bt缓解宿主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内生细菌缓解马铃薯干旱胁迫的机理及抗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株分离培养自马铃薯叶片的内生细菌Bt,利用形态学和分子测序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测定该菌株在低水势下的生存能力及代谢产物活性;采用盆栽试验,利用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干旱处理分为正常浇水(CK:PEG-6000浓度为0)、中度干旱胁迫(D1:PEG-6000浓度为20%)和重度干旱胁迫(D2:PEG-6000浓度为25%),研究接种Bt内生菌株在干旱胁迫下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生理响应,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分子鉴定结果表明,Bt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该菌株具在低水势下生存的能力、产IAA活性和ACC脱氨酶活性,干旱胁迫下接种Bt对马铃薯促生效果明显.与CK相比,马铃薯植株的根长有所增加但不显著(P>0.05,下同),株高和茎粗在D2处理下较CK分别增加16.7%和16.0%;在D1、D2处理下接种Bt后,植株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气孔导度较CK分别提高11.1%、20.5%和11.2%、77.8%;在D2处理下,接种Bt的植株净光合速率较CK增加34.3%;在D1、D2处理下马铃薯植株内脯氨酸含量较CK分别增加24.8%和25.2%,在D1处理下接种Bt后马铃薯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增加33.0%,在D1、D2处理下,接种Bt后丙二醛(MDA)含量较CK显著降低37.1%和14.9%(P<0.05);在干旱处理下接种Bt后,植株CAT活性较CK有所提高但不显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D1处理下较CK提高26.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D1、D2处理较CK分别提高57.9%和35.1%.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强弱依次为D2-Bt、CK-Bt、D1-Bt、D2-W、CK-W和D1-W.[结论]马铃薯内生细菌Bt通过产生IAA和ACC脱氨酶来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缓解马铃薯干旱胁迫.
文献关键词:
马铃薯;内生细菌;干旱胁迫;生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吉泽;李俊逸;姚遥;祝春月;杨金睿;陈斌;肖关丽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吉泽;李俊逸;姚遥;祝春月;杨金睿;陈斌;肖关丽-.1株马铃薯内生Bt菌株的鉴定及其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J].南方农业学报,2022(12):3389-3399
A类:
B类:
Bt,干旱胁迫,缓解作用,内生细菌,宿主,生理响应,薯干,旱管,分离培养,马铃薯叶片,分子测序,种类鉴定,水势,生存能力,代谢产物,盆栽试验,PEG,胁迫处理,旱处理,浇水,D1,重度干旱,D2,内生菌,促生作用,抗旱性评价,分子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苏云金杆菌,thuringiensis,IAA,ACC,脱氨酶,下接,促生效果,植株,根长,下同,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SPAD,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下马,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蛋白含量,CAT,POD,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不同处理,过产,生理特性
AB值:
0.2377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