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为湖南省湘西州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湘西州分别调研采集连续5年以上常规施肥条件下进行烟—稻轮作(TRT)、烟—玉米轮作(TMT)和烟—烟连作(TT)3种种植模式土壤,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氮磷钾、化学计量、pH、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微生物量碳氮等指标,分析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间的差异.[结果]种植模式对土壤孔隙度、有机碳、氮磷钾、化学计量、pH、3种酶和微生物量碳氮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均以TRT最高,通气孔隙度则以TMT最高;TRT土壤pH、有机碳、氮素和化学计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土壤总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TT中最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在TRT中最高,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TT中最高;不同种植模式灰色关联度指数排序为TRT>TMT>TT.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间存在明显差异,且TRT与TT间差异更明显;土壤有机碳与总氮、化学计量和微生物量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化学计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直接作用效应,对微生物特征具有间接作用效应,微生物特征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因子.[结论]烟—稻轮作模式土壤pH稳定,养分较充足且均衡,微生物特征最佳,有益于保持土壤肥力和质量,是一种用养结合且经济效益较高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值得在湘西地区长期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灰色关联度;土壤质量
作者姓名: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黄佳;徐华勤;陈法霖;肖金讯;成志军;杨友才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艾亥麦提·艾麦尔江;黄佳;徐华勤;陈法霖;肖金讯;成志军;杨友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2(12):3369-3379
A类:
B类: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湘西州,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常规施肥,TRT,TMT,连作,TT,土壤容重,氮磷钾,化学计量,微生物量碳氮,不同模式,土壤孔隙度,毛管,管孔,通气孔,氮素,总磷,速效磷,速效钾,钾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碳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灰色关联度,数排,主坐标分析,土壤有机碳,总氮,直接作用,作用效应,有间,间接作用,土壤质量,重要指示,指示因子,轮作模式,有益于,土壤肥力,用养结合,利用模式,湘西地区,区长,土壤微生物特征
AB值:
0.2258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