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表型性状的莴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对四川省莴笋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四川省地方莴笋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四川不同地区收集的108份莴笋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并对其17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8份莴笋种质资源的不同表型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8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10,其中,茎叶基部形状均为心胀形,茎叶附着方式均为无叶柄,故H'为0,肉质茎皮色的H'最高;9个数量性状的H'为1.85~2.03,变异系数为0.07~0.24,H'最高的是肉质茎长,变异系数最高的是毛重.主成分分析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3.79%,包括12个表型性状.108份莴笋种质材料可划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主要是肉质茎大小和长度中等的资源;第Ⅱ类群肉质茎均较长,而且肉质茎较粗,单茎重较重,是具有高产特征的种质资源;第Ⅲ类群主要是节间较密的类型.[结论]四川省莴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但部分质量性状的遗传指数较低,需加强对现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工作.开展莴笋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有利于实现莴笋高产优质育种以及填补当前市场缺乏种类,其中第Ⅱ类群可用来选育高产品种,第Ⅲ类群可用来选育当前四川市场上缺乏的叶色紫色、叶形为长椭圆的种质资源.
文献关键词:
莴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姓名:
李春;刘锦秀;刘小俊;杨楠;李跃建;房超;刘独臣;蔡鹏;梁根云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66;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1934;炉霍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四川甘孜 626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春;刘锦秀;刘小俊;杨楠;李跃建;房超;刘独臣;蔡鹏;梁根云-.基于表型性状的莴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2(12):3318-3326
A类:
B类:
表型性状,莴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保护和利用,省地,资源提供,不同表型,性状表现,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茎叶,叶基部,心胀,胀形,叶柄,肉质,皮色,数量性状,毛重,种质材料,类群,群主,节间,有种,保护工作,资源评价,高产优质,育种,选育,叶色,紫色,叶形
AB值:
0.273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