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穿越与激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的理路、方式与方法
文献摘要: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和理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最紧密的时期,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力指导和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文化思想由论争走向聚合,文化实践由传统路径依赖走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现代性契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批判原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话语,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立了坚实的话语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典故、格言、俗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通过分辨"精华"与"糟粕"、激活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内涵要素,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化科学化品质,这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赢得政治、思想、社会的解释力、阐释力和掌控力增添了话语资源,也在深层次促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实现新的转变与跃升.
文献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创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艳国;修安萍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艳国;修安萍-.穿越与激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的理路、方式与方法)[J].江汉论坛,2022(08):112-122
A类:
B类:
延安时期,话语创新,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科学实践,文化思想,论争,文化实践,传统路径,路径依赖,取其精华,糟粕,文化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流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奠立,语根,中国古代哲学,典故,格言,俗语,传统文化要素,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创新,时代化,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释力,阐释力,掌控,话语资源,跃升
AB值:
0.3396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