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归属视角下农村低额彩礼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赣南G村的田野调查
文献摘要:
基于赣南农村的田野经验,以彩礼归属为研究视角,分析农村婚姻家庭变迁中低额彩礼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赣南农村的宗族性底色维系了彩礼的传统属性,即彩礼主要归属于女方父母,体现了彩礼的婚姻补偿功能.彩礼的父母归属不仅降低了女方父母的要价动力,而且抑制了女儿成为彩礼要价主体的动机.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女儿地位提高以及对女儿养老的预期等因素抑制了女方父母的彩礼要价动力;宗族性村庄女儿对婆家的身份认同以及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下的责任连带,避免了女儿卷入婚姻要价过程.赣南农村的低额彩礼避免了子代对父代的经济剥夺,维系了代际关系的平衡,展现了不同于高额彩礼的婚姻变革逻辑.
文献关键词:
低额彩礼;彩礼归属;要价主体;联合家庭模式;宗族性村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永萍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永萍-.归属视角下农村低额彩礼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赣南G村的田野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2022(01):120-128
A类:
低额彩礼,彩礼归属,要价主体,宗族性村庄,联合家庭模式
B类:
动力机制,赣南,田野调查,婚姻家庭,家庭变迁,底色,统属,归属于,女方,补偿功能,家庭经济,女儿养老,婆家,身份认同,家庭再生产模式,连带,卷入,子代,父代,剥夺,代际关系,高额彩礼,婚姻变革,变革逻辑
AB值:
0.24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