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融资成本能评价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吗
文献摘要:
提升货币政策效果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改革中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正确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则是这一任务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结合我国经济新变化,文章在经典的CC-LM模型中纳入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信贷利率与实际产出的传导机制,并应用具有时变参数的TVP-SV-VAR模型进一步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一致得出:第一,从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来看,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新型货币投放方式是有效的;第二,中期借贷便利仅能降低短期信贷利率,而长期将提升信贷利率;第三,中期借贷便利与LPR报价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升可强化货币政策有效性.此外,实证研究还表明,依靠中期借贷便利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会造成吉布逊谜团的现象,因此能否降低融资成本并不能作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指标.籍此,文章对如何优化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货币政策有效性;融资成本;中期借贷便利;吉布逊谜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少林;符号亮
作者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少林;符号亮-.融资成本能评价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吗)[J].南方经济,2022(04):15-31
A类:
吉布逊谜团
B类:
融资成本,本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一任,前提条件,CC,LM,利率,传导机制,时变参数,TVP,SV,VAR,中期借贷便利,投放方式,短期信贷,LPR,报价,市场化程度,利方,基础货币
AB值:
0.2138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