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先秦时期组玉佩起源与形制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先秦时期组玉佩起源与形制的问题,运用文献研究与考古实物两维印证的研究方法,考察出组玉佩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西周时期,式微于战国末期,它主要有佩戴式(颈部、肩部)与佩挂式两种形制.研究表明: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崇玉文化的盛行、玉石之路的开辟、制玉技术的进步以及组合型佩饰的样式,为组玉佩的萌芽奠定了充分的精神与物质准备;②佩戴式组玉佩中颈部组玉佩的形制反映了其明器属性,而肩部组玉佩的佩戴方式则体现了其日常属性,它们均是国君及其夫人的独享之物.同样,佩挂式组玉佩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阶级性,即统治阶级各个阶层均能佩挂;③先秦时期组玉佩的发展与服装变迁有着密切联系.上衣下裳式的正统服装,需要佩挂式组玉佩来避免走光现象.随着两周之际服装逐渐由上衣下裳制向深衣制的转型,使服装在形制上避免了非礼现象的出现,导致大型组玉佩逐渐式微.
文献关键词:
组玉佩;起源;形制;玉璜;先秦时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斌;唐素;熊兆飞
作者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斌;唐素;熊兆飞-.先秦时期组玉佩起源与形制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22(02):52-60
A类:
玉璜
B类:
先秦时期,组玉佩,形制,考古实物,两维,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时期,式微,战国,佩戴,肩部,佩挂,玉文化,盛行,玉石,制玉,组合型,佩饰,样式,明器,国君,夫人,独享,阶级性,统治阶级,服装,上衣,正统,走光,光现象,两周之际,深衣,非礼
AB值:
0.2973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