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不同生育期氮素累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不同生物炭比例的还田效应,为稻田秸秆生物炭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共设6个处理:对照CK(不施氮肥,只施磷钾肥)、常规施肥T0(100%化肥氮)、T1(90%化肥氮+2.5 t·hm?2生物炭)、T2(80%化肥氮+5.0 t·hm?2生物炭)、T3(70%化肥氮+7.5 t·hm?2生物炭)、T4(60%化肥氮+10.0 t·hm?2生物炭).每个处理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水稻产量随减氮配施生物炭比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T2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T0处理显著提高了10.22%(P<0.05).3个时期地上部和根系各处理氮素累积量分别为T2和T3处理最高,且氮素累积量均成熟期最高;与T0处理相比,成熟期T1、T2和T3处理的秸秆和籽粒及根系氮素累积量分别提高了5.05%~15.96%、4.65%~21.45%和6.76%~19.00%,且籽粒部分氮素累积量最高.T1~T4处理的秸秆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较T0处理分别提高了5.34%~41.44%、17.43%~63.81%和42.50%~85.93%,T1、T2和T3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77.12%~106.79%,均T2处理最高;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降低,其余处理均增加.[结论]80%化肥氮+5.0 t·hm?2生物炭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促进水稻对氮素的累积.
文献关键词:
水稻产量;生物炭;生育期;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彬;王小利;蒙婼熙;杨宏伟;龙大勇;梅婷婷;段建军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彬;王小利;蒙婼熙;杨宏伟;龙大勇;梅婷婷;段建军-.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不同生育期氮素累积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12):1528-1535
A类:
B类:
减氮,水稻产量,不同生育期,化学氮肥,氮肥减量,减量配施,还田,稻田秸秆,秸秆生物炭,田间定位,定位试验,施氮肥,施磷,钾肥,常规施肥,T0,化肥氮,+2,hm,+5,+7,T4,+10,随机区组,地上部,根系,各处,氮素累积量,成熟期,籽粒,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收获指数,余处,加水,氮肥利用效率
AB值:
0.2928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