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川渝地区儿童非正常迁移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儿童非正常迁移的现象在中国社会存在已久,其中以拐卖犯罪与民间抱养为主,对涉及其中的儿童和家庭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对网络平台寻亲资料的挖掘和整合,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将拐卖与抱养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川渝地区儿童非正常迁移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上,拐卖犯罪和民间抱养的年际变化分别呈倒"V"型和"M"型波动变化态势,月份变化较小,且周六、周日拐卖与抱养高发.(2)川渝地区儿童非正常迁移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集中于川渝中东部地区;流出川渝的路径较为分散,主要呈现"两源两汇"的格局,具有"路径依赖"特征;流入川渝的路径总体呈现"邻近流入"特征.(3)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其影响因素,发现人口性别比、城乡收入差距、乡村从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客运量、受教育水平是儿童非正常迁移的主要影响因子.
文献关键词:
非正常迁移;拐卖儿童犯罪;民间抱养;时空格局;川渝地区
作者姓名:
刘玲;李钢;王皎贝;周俊俊;薛淑艳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玲;李钢;王皎贝;周俊俊;薛淑艳-.川渝地区儿童非正常迁移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2(06):82-97
A类:
非正常迁移,民间抱养
B类:
川渝地区,时空分异特征,社会存在,已久,拐卖犯罪,不可估量,寻亲,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年际变化,波动变化,变化态势,月份变化,周六,周日,空间分布差异,中东部地区,路径依赖,入川,地理探测器,性别比,城乡收入差距,失业率,客运量,受教育水平,拐卖儿童犯罪,时空格局
AB值:
0.228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