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瓷质匣钵对秘色青瓷呈色影响及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借助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热膨胀仪以及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在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普通青瓷、秘色青瓷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越窑秘色青瓷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重点开展了越窑秘色青瓷的复烧工艺实验,并进一步验证了匣钵材质、装烧方式等对装烧青瓷呈色的影响,初步探明了越窑秘色青瓷的烧成工艺和呈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唐五代时期秘色青瓷与普通青瓷中Fe2O3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Fe2O3的含量不是影响二者呈色的主要原因;判断复烧之后的瓷质匣钵装烧秘色青瓷采用口沿釉封属于FTMS类,其余均属于FPTP和FWPT类,瓷质匣钵口沿封釉有效阻止了冷却过程中外部富氧空气进入匣钵内部,避免装烧青瓷表面未完全固化的釉层产生二次氧化,这是秘色青瓷呈色不同于普通青瓷的主要原因.
文献关键词:
越窑;秘色青瓷;瓷质匣钵;EDXRF;色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桑月侠;山日钦;吴军明;郑乃章;黄松松
作者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浙江慈溪315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桑月侠;山日钦;吴军明;郑乃章;黄松松-.瓷质匣钵对秘色青瓷呈色影响及机理研究)[J].陶瓷学报,2022(03):393-400
A类:
瓷质匣钵,秘色青瓷,FTMS,FPTP,FWPT
B类:
能量色散,荧光光谱,光谱仪,EDXRF,热膨胀,膨胀仪,分光光度计,试手,上林,窑址,出土,唐五代,五代时期,越窑,烧制,关键工艺参数,工艺实验,烧青,烧成工艺,呈色机理,Fe2O3,冷却过程,富氧空气,二次氧化,色度
AB值:
0.21582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