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问题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
文献摘要:
选取太湖流域3座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问题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每次跌水后通常形成3 mg/L以上的溶解氧增量,跌水所形成的溶解氧在后续输水管道、渠道或池体内消耗相应的有机物.预处理单元多次跌水复氧和耗氧将导致形成5~10 mg/L,甚至更高的碳源损失,对脱氮除磷造成不利影响.工程测试结果表明,跌水复氧主要发生于污水跌落瞬间,复氧量与跌水区封闭状况、渠型结构和跌水口类型等因素有关,与跌水高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跌水过程复氧量可忽略.结合跌水区域的特征,提出了跌水区域加盖封闭抑制空气流通的工程措施,并选择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加盖封闭后,跌水区域水中溶解氧由3.5~4.5 mg/L稳步下降至1~1.5 mg/L,控制效果显著.
文献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落瞬间复氧;碳源消耗;复氧控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永利;李鹏峰;范波;杨敏;隋克俭;郭亚琼
作者机构: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永利;李鹏峰;范波;杨敏;隋克俭;郭亚琼-.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问题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J].给水排水,2022(10):72-77
A类:
跌落瞬间复氧,复氧控制
B类:
预处理单元,跌水,问题识别,太湖流域,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测结果,输水管道,耗氧,脱氮除磷,氧量,水区,水口,加盖,制空,空气流通,工程措施,工程试验,水中溶解氧,碳源消耗
AB值:
0.18157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