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的科学原理
文献摘要:
从古至今,镜子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古人使用的镜子, 在材质、制作工艺、形态等诸多方面,与我们今天使用的镜子有着天壤之别.
远古时期, 人们会利用自然界中的水作为镜子.陶器发明后, 则利用陶盆盛水当作镜子.随着矿藏开采、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逐步成熟, 人们开始使用铜、锡等材料制作" 青铜镜" .青铜镜由两面组成, 镜面打磨得十分光滑, 背面装饰着各类纹样或刻印字句, 一方面起到美化作用, 另一方面用于表达各种寓意.铜镜的使用贯穿我国古代和近代, 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出土的七星纹青铜镜, 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镜, 距今已有4000 余年的历史.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子墨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子墨-.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的科学原理)[J].科学24小时,2022(06):32-33
A类:
B类:
西汉,透光镜,科学原理,从古至今,镜子,古人,制作工艺,诸多方面,天使,天壤之别,远古时期,陶器,明后,陶盆,矿藏开采,金属冶炼,铸造技术,青铜镜,两面,镜面,打磨,背面,纹样,刻印,印字,字句,美化,寓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遗址,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出土,七星,迄今为止,距今已有
AB值:
0.4425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