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傣族风土建筑大木构件考释——以中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为例
文献摘要:
文章从傣语入手,针对匠作术语这一傣族风土建筑的基本问题,通过考释柱、穿、梁、檩、椽、人字架几类大木构件的命名,发现两种基本的构件命名方式:柱类构件和穿类构件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来命名;梁类构件根据其长短命名.而柱类构件中,除中柱外的其它几种柱都被赋予了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研究表明傣族风土建筑作为以"柱-穿"为主体的穿斗结构体系,柱类构件在文化上的重要性远大于梁类和穿类构件.与此同时,屋架空间被赋予了"孕育"的特殊文化观念.由此可知,语言人类学与建筑学相互融贯的研究方法,在文献资料极度缺乏的民族地区建筑研究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傣族;傣语;风土建筑;营造;大木构件;考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建伟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710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建伟-.傣族风土建筑大木构件考释——以中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为例)[J].建筑遗产,2022(02):25-32
A类:
B类:
傣族,风土建筑,大木构件,考释,中国西南,南西,西双版纳地区,傣语,匠作,基本问题,人字架,几类,构件命名,命名方式,所在位置,同来,短命,中柱,文化象征,象征意义,结构体系,远大于,屋架,架空,殊文,文化观念,由此可知,语言人类学,建筑学,融贯,极度,民族地区,建筑研究
AB值:
0.3884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