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景记录":档案化思维在社会历史研究转型中的体现及实践影响
文献摘要:
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历史记录的来源和内容构成不再指向单一的政治—行政场景,得以反映全景式社会历史样貌.在全景记录条件下,历史记录形成主体与指涉内容趋于多元化,在揭示社会历史方方面面的现象、事件和趋势的同时,通过消解档案"话语霸权"实现档案观念的合理延展.以此为基础,"档案化"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沟通交流过程,将其外部产物广泛视为"档案",不仅有助于消除官方记录与非官方记录的二元对立,也使传统的归档范围和档案概念得到扩充.在社会历史研究转型中,档案化思维的运用体现在由"偏证偏信"转向"参照互见"、由关注"被言说的历史"转向关注历史言说的方式及其转换过程、由静态关注记录"现在时"转向动态考察"记录本身的历史"等三方面,使史学研究在本体论层面从精英史观走向群众史观,在认识论层面促进"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在方法论层面推动科际整合与研究手段的多样化.
文献关键词:
档案化;全景记录;社会历史研究;新媒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詹逸珂;史林玉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逸珂;史林玉-."全景记录":档案化思维在社会历史研究转型中的体现及实践影响)[J].山西档案,2022(01):95-102
A类:
B类:
全景记录,档案化,社会历史研究,新媒介,历史记录,全景式,样貌,指涉,史方,方方面面,话语霸权,信息沟通,沟通交流,流过,其外,非官方,二元对立,归档范围,偏信,互见,言说,转换过程,注记,记录本,史学研究,本体论,群众史观,认识论,科际,整合与研究,研究手段
AB值:
0.393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