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文献摘要:
"静"是我国历代琴家关注、探讨的音乐美学重点范畴之一,从《诗经》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到《溪山琴况》之"静"况,该范畴与古琴音乐密切关联,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审美风格的塑造,其对于声音、音乐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能力深深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人的艺术体验.在古琴音乐中,"静"的审美观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在中国唐代古琴音乐实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以唐代三篇琴论——吴冕《昭文不鼓琴赋》、张随《无弦琴赋》、薛易简《琴诀》为例,旨在剖析"静"这一音乐美学范畴与唐代古琴音乐审美的关联问题.
文献关键词:
静;古琴音乐;传统音乐;美学观念
作者姓名:
旷云仪
作者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引用格式:
[1]旷云仪-.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01):89-95
A类:
B类:
唐代,审美观,弦琴,琴家,音乐美学,诗经,琴瑟,莫不,不静,溪山琴况,古琴音乐,传统音乐,音乐审美,审美风格,感受能力,深深,两千多年,艺术体验,音乐实践,三篇,易简,美学范畴,美学观念
AB值:
0.3491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