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石门颂》技法解析
文献摘要:
《石门颂》摩崖为东汉建和二年(一四八)由当时的汉中太守王升所撰文,为表彰司隶校尉杨涣所写的一篇赞文.全称为《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刊刻在今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的石门隧道石壁之上.原刻通体高度为二百六十一厘米,宽度为二百零五厘米,书体为汉代隶书,刻书共有二十二行,每行三十字上下不等.一九六七年因需要在石门所处的地方修建大型水库,所以就将此块摩崖石刻整体从崖壁上凿出,并于一九七一年迁移至汉中博物馆,一直保存至今.《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杰出丰碑,是汉代隶书中的经典之作,与《郙阁颂》《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审美与判断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其无论是从笔法上,或者结体上而言,它都是有着明确的独立特色,是较早充分使用绞转笔法的汉碑.在整体章法的气息上,动静结合得恰到好处,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收放自然,张弛有度.时至今日,仍然是书法艺术当中的主流审美之一.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赵乾坤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乾坤-.《石门颂》技法解析)[J].书法,2022(09):132-134
A类:
司隶校,二十二行,一九六七年,一九七一年,七一年,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B类:
石门,技法,东汉,二年,一四,四八,汉中,太守,所撰,撰文,表彰,校尉,所写,一篇,全称,刊刻,褒斜道,南端,石壁,通体,二百六十,六十一,一厘,厘米,书体,汉代隶书,刻书,每行,修建,大型水库,摩崖石刻,崖壁,壁上,凿出,移至,中国书法史,杰出,丰碑,经典之作,西狭颂,并称,后世,书法艺术,笔法,结体,汉碑,章法,气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收放,张弛,有度,时至今日
AB值:
0.3978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