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何谓『人书俱老』
文献摘要:
关于人老,最本质的变化就是年龄的增长.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人生的态度、体验完全不同.如欧阳修就认为人的喜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孙过庭也认为:『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在对学书法则的通会方面,年少者不如年老者.年老者长于思辨,其融会贯通能力较好,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书法中一些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从而实现寓平正于险绝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进而实现以人老促成书老的通会之境.所以,在人生学书的长河中,『末年多妙』『末年多善』『暮年皆胜于少』的书家很多.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锦涛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锦涛-.何谓『人书俱老』)[J].书法,2022(03):62
A类:
楷则
B类:
何谓,人书俱老,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同年龄阶段,欧阳修,喜好,孙过庭,思通,成规,规矩,书法,年少,少者,年老,老者,于思,融会贯通,好书,对立统一,矛盾关系,正于,险绝,遒劲,成书,长河,河中,末年,暮年,胜于,书家
AB值:
0.6076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